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邁向個性的教育


教育不僅是學習科學知識和掌握技能,還必須學習人文知識和培養德性,用藝術和文學來陶冶性情,進行個性塑造。可惜現代教育卻不甚注重培養人的智慧,過分強調知識和技能的訓練,結果使教育遠離了人性和自然。在20世紀初,奧地利科學家、思想家和教育家魯道夫˙史代納(Rudolf Steiner)指出教育是改革社會的力量,文明的社會秩序是來自個人精神,因而創始了華德福教育(Waldorf Education),以人為本,注重兒童身心和精神的整體健康和發展,以達至全人教育。華德福教育在歐美持續發展了80多年,作為一種獨立教育運動,目前在世界上仍然迅速地發展。

兒童身心和精神的整體健康和發展要建基於兩個條件,讓兒童了解自己和樂於自我發展。當他們長大為青少年,便能夠改進自己,建立自己的興趣與能力。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所長,對社會的貢獻才最大。

譯/編/作者簡介
黃曉星先生是中國大陸第一位學習華德福教育的學者,也是華德福教育亞洲聯盟的中國代表之一。他在英、美留學多年,一直致力於華德福教育理念和實踐的研究,並獲得美國紐約華德福教育研究院教育專業碩士學位。經過在英國和美國的華德福教育實踐,他對華德福教育有了深刻的親身體會。黃先生曾在美國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和國內四川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學,現在在美國紐約從事人智學和華德福教育的研究和實踐工作。


邁向個性的教育
黃曉星
中文大學出版社

猶太人告白世界


猶太人告白世界一書是由徐新與宋立宏所編,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。 本來徐新與宋立宏想編寫猶太人的歷史,在蒐集文獻的過程,發現很有特別的22篇演講,包括從古代的告別辭,勸降,到猶太復興運動中的我的世界觀,獨立宣言等等。

從22篇演講反映猶太人除了注重事實,理據還關注道德與人格。讓我們了解一下猶太人對世界與宗教的看法,有什麼動力讓他們堅忍千年,保存自己的文化,而最終得以復國。

當然,這裡有個不能解釋的謎團。為什麼這麼注重道德的國家,會不斷在西岸殖民,不斷以武力方式來向巴勒斯坦人報復?


猶太人告白世界
徐新,宋立宏
中央編譯出版社
ISBN: 9787802112728

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修頓

據香港傳媒2009-12-08消息報道:由香港書刊業商會與灣仔區議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“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修頓”,將於下周五(18日)起一連3天在香港灣仔修頓遊樂場舉行。31家參展商將推出逾20000冊書籍供市民選購。

據報道,與往年一樣,今年書展現場設有三大主題展區,包括“八折區”、“20元區”及“10元區”。在書展作特別推介的新書多達30本,其中包括詳細介紹香港地質公園八大美景及攝影點的《石遊記──香港地質公園探索》。至於“10元區”也不乏深受家長歡迎的食譜及補充練習。今年書展還增設“人人捐書”活動,市民捐出書籍可獲面值港幣5元書券,適用於現場所有攤位,而捐出的書刊將交予慈善機構轉贈有需要人士。香港書刊業商會副會長蘇惠良表示,每年書展反應都非常熱烈,預期是次活動可吸引8.5萬人次入場,較去年增長一成。為配合東亞運動會,今年書展期間會安排武術及拉丁舞等多項表演,鼓勵大家多閱讀之餘,也要多做運動。蘇惠良還透露,“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銅鑼灣”將於下月16日至17日移師至銅鑼灣東角道舉行,屆時將有55個攤位參展,為歷屆最多。有關灣仔書展詳情可致電31190255查詢。

香港書節2009

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臨,大眾集團今年再接再厲,將於 2009 年12 月18 至 27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FG 展覽廳舉行書節。今屆書節的主題是「與眾同閱Joy to the Reading World」,為期 10天,希望能讓更多市民參加這件盛事,一起分享閱讀的喜悅。一系列精彩的舞台活動也會於書節期間源源送上,包括:親子理財分享會、資深教育工作者趙榮德先生講解報讀小學必殺技、司徒法正師傅教授虎年招財大法、兒童 Live band、兒童拉丁舞蹈和合唱團表演,兒童人臉彩繪等。同時,喜羊羊與灰太狼更會於12月24至26日到場進行簽名會。活動精彩絕倫,絕對是聖誕假期不容錯過的好去處。

http://www.bookfesthongkong.com/

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思索香港


由台灣作者龍應台所思索香港,其實是04-05年間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舉行的六場以「思索香港」為總主題的研討會的文字記錄,討論題目有「華文報紙的文化承擔」、「我們的城市怎麼了」、「我為甚麼支持文化?」、「唯一不可取代的是文化」、「我們離公民社會有多遠?」、「博奕的時代到了嗎?」。

雖然不是香港人,但卻十分關心香港。她帶著台灣的經驗,能夠為香港的問題作出更多比較與分析。

她批評香港沒有一個獨立文化局,監察文化工作。「西九龍事件鬧得熱烘烘,就是因為沒有文化局。」

這是真確的問題。政府的文化工作隸屬於康文署,把文化矮化為康樂的一部分。香港的文化事業被分割為不同範疇。音樂,藝術等範疇工作由法定機構各自來管理,譬如音樂事務處,藝術發展局。於是產生各自為政,不協調的問題。書展本來是文化事業,則由貿易發展局來籌辦,導致書展變成了年宵攤位,散貨場地。同樣道理,西九變成了空心的營建項目。出版,電影,電視等則由淫審處處理,電視電台則由廣播事務管理局管理。

最好應該建立文化局,把音樂事務處,藝術發展局,博物館,圖書館,文化中心,藝術館,書展,淫審處,廣播事務管理局,西九文化區,創意香港辦公室納入文化局的旗下。文化局還要設立獨立運作的文化發展委員會,邀請專家與民間組織加入,管理文化發展基金,來協調資金,人力,教育,場地各樣工作。另外,可以讓教育局有一個統一的對口部門,更容易銜接校內外文化教育。

隨著跨媒體藝術越來越多,文化事業不能再割裂。如果根據傳統分類,香港數碼娛樂項目的融資安排不知道屬於哪個範疇。可見,香港需要統一的文化發展基金。

思索香港
龍應台
次文化堂
isbn: 9789629921330

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

製造香港的製造業



最近看了一本關於香港製造業的書籍,<香港製造 製造香港>,是何耀生訪問了很多企業家後,再配上香港政府檔案處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資料所寫成的。回顧當初香港在共和國建立後,如何由轉口港轉型為工業產品出口港,建立自己的塑膠業(鞋業、玩具業)、製衣業、電子業、珠寶業和造船業。對呀!香港曾經有造船業。大家還記得的太古城和黃埔兩大屋苑,前身就是太古船塢、黃埔船塢。



圖片來源︰香江半島 早期的九龍半島風光(2007) by 鄭寶鴻

到了80年代,香港工業騰飛,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,比南韓,台灣,新加坡還高一級,非常風光。由於出口增加,帶動了本土製造業,航運業與金融業。90年代初的電影業也蓬勃起來,暢銷東南亞,被譽為東方荷里活。

風光背後全靠當時香港人自強不息,艱苦經營,不斷開拓,不斷創新,建立自己的產品,品牌和市場。今天香港的財富其實就是80年代積累下來。

風光過後,作者也會分析工業衰退的原因。自從90年代,全港市民一起炒賣地產,地價與物業價格飆升,造成非常繁榮景象。這全靠香港內部資金的迅速轉移,地產興百業亡。無論利潤有幾多,盡歸業主手中。業主的利潤再次投進地產市場。最後得益的就是發展商。

部分企業的營運沒有利潤便被股票市場吸引著,於是產生了一波又一波的股票市場衝擊。部分企業則及早北上發展。可是,沒有留下高增值的部分,譬如技術研究與產品發展。香港工業的基石被自己人挖空。不事生產,但求即食;不願耕耘,只問收穫;有錢就是神,沒錢不是人;丟掉工業,喪失精神,使我痛心疾首。海嘯過後,猛然回首,問誰懂得悔疚?



作者 何耀生
出版社 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
ISBN 9789628994991

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

我的書展焦點

那些什麼模不是我所關心的,我所注意的反而是以下的書籍。

廣東俗語正字考


封 面這麼多字,我們懂得多少字。如果能夠懂得五個,便已經不錯了。雖然是正字,但是用一些沒有人認識的正字,反而造成尷尬場面。哈哈,看來只可以自娛。難得 在書展遇見了作者。本來俊朗的年輕人,窮半生的努力不斷查字,到了今天,成了個叔叔的模樣。可是,樂於查字,忠於寫作,亦未嘗不可。
  

他的小狗懶擦鞋也算是經典之作。中國文獻,非皇帝喜歡的難以保存,非民間認同的難以記錄。可見研究低俗語言是非常困難,尤其是我們的廣府話是這麼歷史悠久。

同期作品


《香港天牛》

香 港昆蟲學會計劃以20年完成整輯《香港昆蟲誌》的編纂工作,大約分作30冊出版。由於涉及大量專業知識,該會邀請內地和外地學者參與編寫,該會除了負責部 分編寫,亦會找出一直被忽略的本土昆蟲。《香港天牛》的作者饒戈,是昆蟲專家,也是該會會長。對於農民來講,天牛是害蟲,要去之而後快,研究天牛的中國人 真是非常少。難得香港第4任港督寶寧爵士(Sir John Bowring)的長子John Charles Bowring在港採集8萬多隻天牛標本!可惜全部捐給大英博物館。直至1937年,才有由中國人胡經甫發表的香港天牛紀錄。到了今天,香港才能有這本 《香港天牛》。


《訪問》
 
作者梁文道,相信不用我介紹。他訪問15個非一般的人物,當中有董橋,黎志英,王貽興,陳雲等等。嘿嘿,不是中共中央的陳雲,是《中文解毒》的作者。千萬別對作者說你是我的驕傲,我肯定他會狠狠地教訓你。哈哈,《訪問》一書應該很好看。

國文通才 王力

王力是誰?他是中國以現代方法研究漢語的第一人,師承梁啟超、陳寅恪、王國維、趙元任。他使漢語/中文的發展重現眼前。

國學宗師 錢穆

大部份香港人可能不認識錢穆。可是,如果中大學生不認識他,便是該打。因為中文大學的前身,由四間書院所組成,當中的新亞書院就是他在艱辛的環境下所創辦的。他熱愛教育,鍾愛歷史,鑽研儒學,是中國著名的國學宗師。他桃李滿門,余英時、嚴耕望也是他的學生。

重頭戲是上書局的《大廣東》,帶領我們追尋省港澳文化根,介紹大珠三角文化,蒐集20位作者文章,琳瑯滿目,目不暇給。

來源:我的書展焦點

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

兩宋文學史

兩宋文學史是一本很舊的書籍,是程千帆1991年的著作 ,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。雖然如此,但作者花了不少精力才能完成這本書。他蒐集大量的詞集與文獻,做了大量梳理工作,重新向我們呈現南北宋文學和第二次古文運動的演變歷程。該書成了中國大陸大學常用教科書或參考書。

程千帆(1913~2000),原名逢會,改名會昌,字伯昊,四十以後,別號閒堂。千帆是其曾用過的許多筆名之一,後來就通用此名。祖籍湖南寧鄉土蛟湖竹山灣(現改屬望城縣),後遷居長沙。著名中國古代文史學家、教育家,九三學社社員,南京大學教授。

與程千帆合著的吳新雷也被譽為國學家。吳新雷,博士生導師,生於1933年10月,1955年8月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,1986年3月晉升為教授。研究方向:中國古典戲曲史、文學史、紅學、崑劇學。現任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、中國古代戲曲學會常務理事。著有《中國戲曲史論》、《兩宋文學史》等。所撰《曹雪芹江南家世考》於1985年獲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