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閱讀活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閱讀活動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

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修頓

據香港傳媒2009-12-08消息報道:由香港書刊業商會與灣仔區議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“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修頓”,將於下周五(18日)起一連3天在香港灣仔修頓遊樂場舉行。31家參展商將推出逾20000冊書籍供市民選購。

據報道,與往年一樣,今年書展現場設有三大主題展區,包括“八折區”、“20元區”及“10元區”。在書展作特別推介的新書多達30本,其中包括詳細介紹香港地質公園八大美景及攝影點的《石遊記──香港地質公園探索》。至於“10元區”也不乏深受家長歡迎的食譜及補充練習。今年書展還增設“人人捐書”活動,市民捐出書籍可獲面值港幣5元書券,適用於現場所有攤位,而捐出的書刊將交予慈善機構轉贈有需要人士。香港書刊業商會副會長蘇惠良表示,每年書展反應都非常熱烈,預期是次活動可吸引8.5萬人次入場,較去年增長一成。為配合東亞運動會,今年書展期間會安排武術及拉丁舞等多項表演,鼓勵大家多閱讀之餘,也要多做運動。蘇惠良還透露,“灣仔書展──閱讀在銅鑼灣”將於下月16日至17日移師至銅鑼灣東角道舉行,屆時將有55個攤位參展,為歷屆最多。有關灣仔書展詳情可致電31190255查詢。

香港書節2009

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即將來臨,大眾集團今年再接再厲,將於 2009 年12 月18 至 27 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3FG 展覽廳舉行書節。今屆書節的主題是「與眾同閱Joy to the Reading World」,為期 10天,希望能讓更多市民參加這件盛事,一起分享閱讀的喜悅。一系列精彩的舞台活動也會於書節期間源源送上,包括:親子理財分享會、資深教育工作者趙榮德先生講解報讀小學必殺技、司徒法正師傅教授虎年招財大法、兒童 Live band、兒童拉丁舞蹈和合唱團表演,兒童人臉彩繪等。同時,喜羊羊與灰太狼更會於12月24至26日到場進行簽名會。活動精彩絕倫,絕對是聖誕假期不容錯過的好去處。

http://www.bookfesthongkong.com/

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

我的書展焦點

那些什麼模不是我所關心的,我所注意的反而是以下的書籍。

廣東俗語正字考


封 面這麼多字,我們懂得多少字。如果能夠懂得五個,便已經不錯了。雖然是正字,但是用一些沒有人認識的正字,反而造成尷尬場面。哈哈,看來只可以自娛。難得 在書展遇見了作者。本來俊朗的年輕人,窮半生的努力不斷查字,到了今天,成了個叔叔的模樣。可是,樂於查字,忠於寫作,亦未嘗不可。
  

他的小狗懶擦鞋也算是經典之作。中國文獻,非皇帝喜歡的難以保存,非民間認同的難以記錄。可見研究低俗語言是非常困難,尤其是我們的廣府話是這麼歷史悠久。

同期作品


《香港天牛》

香 港昆蟲學會計劃以20年完成整輯《香港昆蟲誌》的編纂工作,大約分作30冊出版。由於涉及大量專業知識,該會邀請內地和外地學者參與編寫,該會除了負責部 分編寫,亦會找出一直被忽略的本土昆蟲。《香港天牛》的作者饒戈,是昆蟲專家,也是該會會長。對於農民來講,天牛是害蟲,要去之而後快,研究天牛的中國人 真是非常少。難得香港第4任港督寶寧爵士(Sir John Bowring)的長子John Charles Bowring在港採集8萬多隻天牛標本!可惜全部捐給大英博物館。直至1937年,才有由中國人胡經甫發表的香港天牛紀錄。到了今天,香港才能有這本 《香港天牛》。


《訪問》
 
作者梁文道,相信不用我介紹。他訪問15個非一般的人物,當中有董橋,黎志英,王貽興,陳雲等等。嘿嘿,不是中共中央的陳雲,是《中文解毒》的作者。千萬別對作者說你是我的驕傲,我肯定他會狠狠地教訓你。哈哈,《訪問》一書應該很好看。

國文通才 王力

王力是誰?他是中國以現代方法研究漢語的第一人,師承梁啟超、陳寅恪、王國維、趙元任。他使漢語/中文的發展重現眼前。

國學宗師 錢穆

大部份香港人可能不認識錢穆。可是,如果中大學生不認識他,便是該打。因為中文大學的前身,由四間書院所組成,當中的新亞書院就是他在艱辛的環境下所創辦的。他熱愛教育,鍾愛歷史,鑽研儒學,是中國著名的國學宗師。他桃李滿門,余英時、嚴耕望也是他的學生。

重頭戲是上書局的《大廣東》,帶領我們追尋省港澳文化根,介紹大珠三角文化,蒐集20位作者文章,琳瑯滿目,目不暇給。

來源:我的書展焦點

2008年5月4日 星期日

漂流閱讀,圖書漂流


圖書漂流在香港開始了一段日子,由香港電台於2007年6月27日起動。書籍主要來自《中學生好書龍虎榜》過去十年選出的書目,以及城中名人於「十年一書」推介的好書。

圖 書漂流活動源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歐洲,讀書人將自己讀完的書,隨意放在放在公園長凳、圖書館走廊、咖啡廳等公共場所,並標有特殊符號,撿獲這本書的人可 取走閱讀,讀完後再將其放回公共場所,再將其漂出手,讓下一位愛書人閱讀,繼續一段漂流書香。沒有借書證,不需付押金,也沒有借閱期限。這種好書共用方 式,讓"知識因傳播而美麗"。

其實,現在內地的圖書漂流運動已經在各省冒起。上海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小學部,2006年3月率先開展「課本漂流計劃」,488個小學生中,已有500多人次捐出600多冊課本和課外閱讀書籍,250個學生開始使用「漂流課本」。深圳在2007年11月啟動漂書活動,以新華書店為集散地點,並以一千五百本圖書為開始。河北省石家莊在2007年也開始了同樣的運動。浙江山區小學在2008年3月11日共同舉行「愛心圖書漂流活動」。廣州為了迎接4月23日『世界讀書日』,在2008年4月19日啟動首屆圖書漂流活動 。

雖 然內地對這種活動越來越熱衷,面對中國人傳統民間智慧-肥水不流別人田,不是把好書據為己有,便是受到不文明的破壞。武漢市圖書館舉辦了8次“圖書漂流” 活動,共“漂”出近千冊書,全部如“泥牛入海”,失去了蹤影。無論舉辦人士怎樣建立規則,參與者總有自己的僭規則。同樣,怎樣套用現代管理的規則,最終依 然
泥牛入海,化作無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