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文化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

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

中國文化究竟有什麼深層結構?我們好像很了解,但大部分人卻不知道其所以然。我們沒有很好地組織深層結構,只是有很多零零碎碎的概念和現象。這些概念和現象之的關係究竟是怎樣。

如果看過了柏揚的醜陋的中國人,便知道三大亮點,髒吵亂。為什麼會這樣?可能到最後仍然沒有答案,但痛恨中國文化的醜陋一面的卻不只是柏揚一人,還有台灣歷史學者孫隆基。

孫隆基嘗試以歷史角度,以他喜愛的民間心理學分析在過去幾十年在大陸,台灣,香港甚至海外親身經歷,看到中國人在某些事情上的行為。另外,也從語言文字分析民族心理。

孫隆基認為從仁,到二人,到人倫,建築一個龐大的社會制度框架,壓抑人格的發展,失去了自由,也喪失了責任感,使自律變成了他律,導致專制盛行。一旦他律崩潰,亂象頻生。

孫隆基認為壓抑人格的發展,發展注重身體化,事事以身體為重,時時以飲食為先。性與心靈沒有完整發展。

一切以和為貴,壓抑自我以緩減緊張關係。個人缺乏地位,缺乏私人空間,不保障私人利益,強逼假公濟私,促進人我分界不清。

天人合一,你我合一,萬事萬物都在統一。雖有易經二元分象,但卻翻譯為融合一起,差不多什麼和稀泥,鈍化思考,一切靠頓悟,沒法找出天然規則,無法產生科學精神,所謂千年智慧只是有意識的不斷嘗試。

雖然作者的心理學並不專業,社會學分析基礎比較薄弱,但在很多事情總有獨特的見解,像一把把充滿仇恨的匕首插在中國文化的身上。


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
花千樹出版
ISBN:9789628884247

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猶太人告白世界


猶太人告白世界一書是由徐新與宋立宏所編,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。 本來徐新與宋立宏想編寫猶太人的歷史,在蒐集文獻的過程,發現很有特別的22篇演講,包括從古代的告別辭,勸降,到猶太復興運動中的我的世界觀,獨立宣言等等。

從22篇演講反映猶太人除了注重事實,理據還關注道德與人格。讓我們了解一下猶太人對世界與宗教的看法,有什麼動力讓他們堅忍千年,保存自己的文化,而最終得以復國。

當然,這裡有個不能解釋的謎團。為什麼這麼注重道德的國家,會不斷在西岸殖民,不斷以武力方式來向巴勒斯坦人報復?


猶太人告白世界
徐新,宋立宏
中央編譯出版社
ISBN: 9787802112728

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思索香港


由台灣作者龍應台所思索香港,其實是04-05年間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舉行的六場以「思索香港」為總主題的研討會的文字記錄,討論題目有「華文報紙的文化承擔」、「我們的城市怎麼了」、「我為甚麼支持文化?」、「唯一不可取代的是文化」、「我們離公民社會有多遠?」、「博奕的時代到了嗎?」。

雖然不是香港人,但卻十分關心香港。她帶著台灣的經驗,能夠為香港的問題作出更多比較與分析。

她批評香港沒有一個獨立文化局,監察文化工作。「西九龍事件鬧得熱烘烘,就是因為沒有文化局。」

這是真確的問題。政府的文化工作隸屬於康文署,把文化矮化為康樂的一部分。香港的文化事業被分割為不同範疇。音樂,藝術等範疇工作由法定機構各自來管理,譬如音樂事務處,藝術發展局。於是產生各自為政,不協調的問題。書展本來是文化事業,則由貿易發展局來籌辦,導致書展變成了年宵攤位,散貨場地。同樣道理,西九變成了空心的營建項目。出版,電影,電視等則由淫審處處理,電視電台則由廣播事務管理局管理。

最好應該建立文化局,把音樂事務處,藝術發展局,博物館,圖書館,文化中心,藝術館,書展,淫審處,廣播事務管理局,西九文化區,創意香港辦公室納入文化局的旗下。文化局還要設立獨立運作的文化發展委員會,邀請專家與民間組織加入,管理文化發展基金,來協調資金,人力,教育,場地各樣工作。另外,可以讓教育局有一個統一的對口部門,更容易銜接校內外文化教育。

隨著跨媒體藝術越來越多,文化事業不能再割裂。如果根據傳統分類,香港數碼娛樂項目的融資安排不知道屬於哪個範疇。可見,香港需要統一的文化發展基金。

思索香港
龍應台
次文化堂
isbn: 97896299213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