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中藥兩者歷史悠久,自商周始有重要著作《伊尹湯液經》。伊尹本為商湯廚師,可見中藥與食物的關係,所謂食療作用。中藥技術以炮製過程為最主,有蒸、炒、炙、煅、炮、煉、煮、沸、火熬、燒、咀、斬折、研、銼、搗膏、酒洗、酒煎、苦酒煮、水浸、湯洗等。利用炮製把藥物的毒性降低,把有效成分釋放來提升藥效。最早正式有關炮製的史料就是漢朝的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後來便有宋朝雷斅所撰寫的《雷公炮炙論》,明朝李時珍的《本草綱目》。唐宋前,炮製與煉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。明清時期,煉丹與中藥分道揚鑣。明白了當中毒性猛烈,根本不可追求長生不老,便轉移追求養生之道。煉丹術到了明清兩朝便慢慢式微。除了炮製外,藥劑也是重要一環。從藥湯發展到湯劑,藥散,飲片,藥丸等等,都是從便於保存及攜帶著眼。整個發展歷程都是充滿了戲劇性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